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韩明清 | 夜景照明热潮下的冷思考
点击次数:1153420   更新时间:2019-06-19   【打印此页】   【关闭

来源:中国之光网

    无论是城市景观亮化建设还是灯光科技造景,对于营造夜间旅游氛围,提振以餐饮、购物、出租、文化体育、旅游观光为主的夜游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些主要城市,景观照明已被列入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景观照明市场。


    然而因为不合理的景观亮化而导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光亚展期间,浙大城市学院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韩明清先生在论坛中带来题为“‘丑化 OR 美化’?对夜景照明的冷思考”的精彩演讲。其中指出了目前中国城市景观照明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去改善的方法。


    为此,前几日,中国之光网采访了韩明清博士。


    韩明清

韩明清1.webp.jpg


    原杭州市亮灯办副主任
    浙江省照明学会光环境规划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建筑学博士城市学博士后

 


    韩老师您好,光亚展期间,您发表了关于“美化or丑化,对城市夜景照明冷思考”的精彩演讲,其中指出了目前中国城市景观照明普遍存在的“亮而不美、照而不亮、亮而不当、良莠不齐”的四大现象,能否详细或举例说明这四大现象?


    韩明清:亮而不美,就是指用灯光照亮或装饰的建(构)筑物、绿植和其它被表现载体,视觉感受上并不好看不美观。景观照明本质是城市夜景观的营造,景观营造是空间美学的彰显,不但要求亮灯的个体要美观,而且个体和个体形成的整体空间要美观,然而,中国景观照明总体还停留在亮起来的阶段,能彰显美的作品还不多。


    例如建筑“勾边”的表现手法,让建筑维度在夜间退化,打破了建筑面和面构成关系,立体的建筑物在夜晚像烧红的铁丝笼,而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各个城市还很常见;再如对建筑的“表皮化”表现,用点阵,线条,洗光等手法,导致建筑形象“丢失”,特别是用建筑媒体立面取代建筑景观照明,建筑本体彻底消灭,在夜间退化为“大彩电”;还有彩色光的非专业性的使用,不论建筑和市绿植,蓝色,绿色,青色,紫色,红色,琥珀色……随便上,以美化的名字照亮了城市的各类空间各类载体,但事与愿违,反倒破坏了建筑和城市的形象与美观,比不做都不如!


    照而不亮,是在被表现的载体上安装了灯具后,载体在夜间并没亮起来。例如有的建筑物装了灯具,计划照亮立面,但光在三米范围内亮度还够,以上很快就衰减了下去;有的乔木,设计构想树冠夜间亮出来,然而装了好几个灯,树冠还是不亮。


    亮而不当,是从城市空间看,该亮的地方要亮,不该亮的地方不能亮。而事实上,该亮的亮了,不该亮的区域也亮了;从被表现载体看,应遵守“适所、适灯、适光、适色、适彩”的原则,也就是要看载体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该用什么灯具?该用什么光强?该用设么光色?该用什么色彩?所有亮而不美的情况也都是不当的亮灯。


    良莠不齐,景观照明发展恨不平衡,尽管平庸的甚至丑陋的夜景占主流,仍不乏有精品亮点的存在。例如杭州2006年建成的环球中心,夜间如同一个巨大钻石悬浮空中;2008年整改完成的西湖御码头,经典至今。

 


    针对以上问题,您分析出背后的原因是“权利审美”问题、照明设计师普遍缺乏大学设计专业教育背景的问题、产品良莠不齐的问题和施工单位鱼龙混杂的问题。如何提升审美?从经济、制度、标准等角度来说,如何监管产品质量和施工问题?


    韩明清:城市夜景照明不良现象中,监管方(政府)、甲方(投资方)、服务商(设计、产品、安装)三方都有责任。


    第一是政府管理不够缜密,缺乏专业监管能力和指导服务能力,放任市场我行我素。


    第二是出资方权力最大,按照“谁大听谁的”丛林法则,出资方把持着决定权,进而控制了审美权,“权力审美”应运而生,非专业的审美决策,必然导致亮而不美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城市夜景照明的迅速发展对设计师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但我国照明设计尚未形成专业,之前的照明设计都是由设计机构负责电器设备的工程师负责配套设计。景观需求量增加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照明设计师,但出自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者寥寥无几,缺乏设计专业背景的照明设计师,拿出来的设计作品自然是非专业审美,这样的所谓的设计师们,也难免成为“权力审美”的“助推器”。


    而灯具产品由于我国政府监管能力滞后,认证制度落后,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灯具生产门槛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非常常见,照而不亮,亮而不当的情况也就变的正常了。


    夜景照明工程施工单位和产品类似,一样是云龙混杂良莠不齐,资质高未必水平高,资质齐未必诚信好,中标单位可能是“高大尚”公司,而具体干活的队伍的常常是“新手上路”,夜景照明难免变成“小白鼠”。


    说到审美,通常会听到一种观点,美是没有标准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种观点被很多人所认同,以至于大家对丑的东西都失去了怀疑的勇气。美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是由若干条原则所构成,违背原则的就不属于美的范畴。美是高级的精神感受,因此,美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学习积淀,对美的感悟或审美也需要有基础。所以,创造美必须建立在深厚专业功底上,且必须强调“精英审美”,这样的美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对提升普罗大众审美能力有引导作用。


    至于产品和施工市场不成熟的问题,我认为第一,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观念:“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们要摒弃农业社会残存下来的“物美价廉”的观念。第二,政府要加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建立诚信榜单,让伪劣假冒无法生存。第三,政府要扶持和培育行业组织,并帮助行业组织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服务。

 


    夜景照明最近一次被广大范围讨论,是今年的元宵节故宫灯光秀,您觉得类似故宫这样的人文景观,如何健康审慎地使用灯光亮化?国内外哪个城市或者景点的亮化您觉得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韩明清:故宫是中国文化的典范作品。成为争论的焦点,也正说明国内的有识之士对国内景观照明“亮而不美、亮而不当”问题的忍无可忍而在故宫这个焦点上引爆了不满情绪,我也专门发了微信予以批判。故宫不是不可以亮,故宫开发夜间旅游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十分必要。关键问题是如何恰当地亮?如何亮出美?故宫恰恰违背了亮灯“五个适当”的原则,颠覆了故宫应有之美,进而引起有识之士的“炮轰”。


    国内目前最值得学习的城市有四个:第一个是上海。上海外滩夜景是上海的城市形象。2018年进行了整体的提升,顿时惊艳了照明界,也让参观者陶醉其中,赞叹不已。外滩体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性能灯具、高强度的投入四大特征。规划概念来自美国BPI照明设计公司周炼大师,让黄浦江充满了国际艺术范儿;设计深化单位几个设计师,多数具备建筑设计专业背景,理解建筑,让灯具和建筑融合,让光色和建筑交融;灯具采用了飞利浦系列中的顶级品牌CK,纯净的光色,精良的灯体,让外滩华丽转身,再度荣登世界巅峰。投入也很大,但是却很恰当,体系了一分价格一分货的理念。


    第二个是厦门。厦门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典范。2017年,厦门为了迎接金砖峰会,对岛内的夜景进行了整体改造,总体设计由栋梁国际许东亮操刀,全市按照一张图纸深化设计好施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与总体设计效果的符合性。高水平建设就是创新建设模式,采用设计深化和施工一体化的EPC方式,既快又好地完成了预期计划,让厦门之夜脱胎换骨。


    第三个是南昌。南昌市中国夜景照明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2013年,集中建设赣江两岸298栋大楼,创中国单项夜景照明工程之最,是发掘城市夜景照明旅游商业价值的第一城。


    第四个是杭州。杭州是中国城市夜景照明发展的领军城市,2002年到2009年,持续8年每年高于1亿的投入力度国内罕见。2016的G20峰会,让杭州成为中国夜景照明发展的分水岭。16年的沉淀,杭州城市夜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堪称中国夜景照明的缩影。

 


    您在之前的演讲中,有一句对夜景灯光的总结,城市照明应该做到:我不能给你幸福,但我能给你舒服。近年来很多城市的照明总体规划中都提到了“暗天空”的概念,在这方面是不是已经开始有了进步?


    韩明清:景观照明的本质是打造夜景观和营建光环境,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光环境符合宜人舒适的基本目标。尽管几乎所有的照明设计师都知道要设计和建设令人舒适的光环境,但落地后和设计初心的实际差距还是常常很大,于是乎亮而不美、亮而不当、照而不亮、良莠不齐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年来,情况不是越来越好,恰恰相反,城市景观照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累积和技术的进步而走向成熟,技术的进步让任性的作品更加多的出现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中,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黑天空”(又叫暗天空)的概念是2008年编制《杭州城市照明总体规划(2009—2020)》的时候,在国内第一次引入。那时我是规划编制的政府方技术负责人,是我的提议下,规划编制单位把禁止夜景照明的区域作为“黑天空保护区”。该规划编制历时4年,在2013年得到是了杭州市政府的批复。“黑天空”概念的引入,概念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它的本意是城市照明要做到“该亮的要亮,不该亮的不能亮”,也就是要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在规划的引导控制下,让城市夜景观实现有序建设。也有人说保护黑天空为了看星星,这是偷换概念,看不到星星是因为没保护好“蓝天空”,让城市照明背看不到星星的黑锅,这不是外行说法,就是哗众取宠的文字游戏。


    就说在杭州吧,杭州的夜景照明从2003年开始,就站在了中国城市夜景照明的制高点,领跑全国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2011年住建部对全国城市照明进行过摸查评价,杭州位列全国第一。杭州取得如此成绩,重视规划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八卦田.webp.jpg


    然而就在5月29日,今日头条报导说杭州八卦田亮灯,钱塘江畔再添夜游好去处。在《杭州城市照明总体规划(2011-2020)》还在执行期内,八卦田属于“黑天空保护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这个中国规划届多年来的痛点,也是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大力气要解决的怪现象。习总书记说过,不能一届政府一个规划,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特别是十九大提出中国要从高速度的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中国城市夜景也应该落实中央的精神,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升级。在转型发展的档口,八卦田的亮灯,应该作为一个典型事件,进行反思,我们有关部门一定要控制冲动,该亮的要亮,不该亮的不要能亮。更何况夜景灯光该亮的地方,存在良莠不齐、亮而不美、亮而不当和照而不亮的四大问题亟待解决,更不应该基于铺摊子了。


Copyright © 2017 江苏省照明学会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江苏省照明学会 苏ICP备13056405号-2 技术支持:南京雨泽网络 查看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