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华为等发布《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总结智慧杆等十大典型应用
点击次数:455420   更新时间:2022-11-07   【打印此页】   【关闭

来源:中国之光网

2022年11月7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首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简称“电子标准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联合发布《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2022版)》(简称《白皮书》),共话城市感知体系发展,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据介绍,《白皮书》由45家业界单位共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邬贺铨院士、戴红等专家的深入指导。《白皮书》凝聚行业共识,分析了城市感知体系发展背景及目标愿景,构建了城市感知体系总体架构,梳理了十大关键技术、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并给出了城市感知体系建设保障相关建议。


20221116_190958_000.jpg

20221116_190958_001.jpg

城市感知简单说,就是用技术为城市打造一个感知体系,实现对城市环境、设备设施运行、人员流动、交通运输、事件进展等的全方位感知,使城市万物智能互联、业务智慧联动,实时获取城市运行数据,对城市多维度、多层次精准监测,方便城市的居民,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城市进行精细化运营。

城市感知体系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是智慧城市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有机组成。通过标准、开放、统一的技术架构形成“端网云用安营”一体化协同,可以构建城市数字化的“五官和手脚”,让城市可感知、能执行,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联接。在此背景下,电子标准院、华为联合相关政产学研用单位共同编制了基于OpenHarmony的《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初步构建了城市感知体系的技术体系。未来,以此为基础,将不断丰富“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内涵,推进城市全域的泛感知建设,研发城市感知标准规范,以感知塑造智能、智能提升认知、认知锐化感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条块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1116_190958_002.jpg


20221116_190958_003.jpg

城市复杂多源异构的感知环境需要有一个自主、开源、安全、统一的操作系统。本书特别介绍了“鸿蒙”操作系统,作为一款我国自主研发、开源共享的底层技术在城市感知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实践中发挥了生态基础的作用,“鸿蒙”操作系统赋能了城市感知终端,打造了实现多源数据安全互联互通平台。本书介绍了如何利用“鸿蒙”操作系统构建城市感知体系,给出了“鸿蒙”操作系统所支撑的各类应用的例子。

邬贺铨院士在《白皮书》序言中指出,城市感知体系是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对超大特大城市既有迫切需求也是重大挑战,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为建设中国式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做出更多的创新。


此外,《白皮书》首次全面总结的城市感知体系十大典型应用场景:综合管廊、燃气安全监测、智慧杆城市停车、智慧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高空抛物监测预警、智慧照明、智慧工地。


Part.1


智慧杆


应用背景:智慧杆作为一个不断扩展的功能集合体,相关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已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应用,通过新业务和新应用拉动智慧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产业链良性循环。目前,智慧杆建设和运营仍面临众多挑战:如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终端的接口不同、协议各异,造成数据难接入、集成及建设难统一;终端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一旦遭受攻击,安全范围易扩散和蔓延;海量终端运维管理难,终端和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不同,系统之间联动能力弱,遇到故障难以快速准确定位。


20221116_190958_004.jpg


建设内容:针对此现状,《白皮书》在该照明跨界应用场景的建设内容与目标上提出了以下几点:

1.通过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实现摄像机、灯控、大屏等终端设备无感安全接入,多类网关合为边缘智能网关,实现数据采集更简单。

2.利用分布式软总线实现边缘感知数据回传到感知大脑,引入区域自治和边缘容器能力使得规则引擎可以脱离平台本地运行。例如照明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按策略点亮路灯,根据车流量或人流量调节亮度,实现低碳节能,并减少光污染。

3.在智慧杆前端的终端设备上线后,感知网络及平台对其身份、合法性、业务范围等属性进行识别。通过电子身份上报,对于尚未支持电子身份规约的终端,基于电子身份规约,采用设备指纹方式对终端身份进行识别和合法性校验,完成对终端识别和自动引导入网。

4.通过PLC-IoT实现路灯智能联网,降低照明能耗。PLC-IoT多业务承载控制器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或IP链路,与物联网关通讯回传至杆站管理中心,最终实现LED灯的控制、屏的控制及传感器的控制。

应用价值:一杆多用,节能减排,通过集约化建设可以降低成本和照明能耗;统一采集,共享共建,实现物联终端统一接入,感知数据统一采集;近场运维,可以节省费用以及提升运维效率;安全信任接入,可靠保障,端到端物联网络安全保护,实现物联业务的联网联控联播。


Part.2


智慧照明

现状问题:双碳政策下,很多城市普遍采用以降低光环境品质为代价的节能减碳策略,个别城市及区县采用隔灯亮、延迟开灯、分时段关灯的控制措施,这些粗放的节能方式既不符合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相关要求,同时给市民出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城市照明品质并不能让位于城市减碳指标的达成,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分解落实、逐步采用新产品、新技术实现科学减碳。


20221116_190958_005.jpg


建设内容:对此,《白皮书》在该照明热点应用场景的建设内容上提出,通过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智慧灯杆或者其它城市感知终端的数据比如各点位人流量、实时照度、交通状况等进行融合,并通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应用与整合,形成一套光环境达标的、通用开放的、动态拓展的、精准感知的、智能便捷的、内外联动的、稳定可靠的、数据汇聚的“智慧照明”系统。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区域级“智慧照明”示范区,形成一套城市照明低碳专项规划、设计标准、施工规范、管养规程体系。

价值成效:提供解决双碳政策与城市光环境均衡问题的新路径,推动解决照明行业技术发展地域性均衡的问题,建立面向双碳节能的城市照明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体系,以“智慧照明”技术应用为主线,加速城市照明行业智慧化迭代升级。

Copyright © 2017 江苏省照明学会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江苏省照明学会 苏ICP备13056405号-2 技术支持:南京雨泽网络 查看旧版